创新创业教育名家访谈——冯林
2022/04/21


创新创业教育名家访谈——冯林

简介

● ●

冯林,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曾任学校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兼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创造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三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十余项,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等多项奖励,是创新教育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先后出版《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等教材及专著10余本,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检索论文150余篇,7门次创新创业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等慕课平台上线,选课学生超过250万人。

Q1:您如何与创新创业教育结缘的?

    我校是国内较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之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成立了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大学生开展创造发明等活动。本人于1988年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出于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浓厚兴趣,本人入校后就加入了该协会并参加科技创新活动,1991年代表学校参加了第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奖励,1995年毕业留校任教,学校成立了创新教育实践中心,本人担任中心副主任。中心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创办创新实践能力强化班,开设创新教育系列课程,将创新教育从课外逐渐向课内延伸,本人也实现了从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参与者向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转变。1997年本人牵头申报的《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的建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后学校大力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将中心教学模式向全校推广,2001年学校申报的《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再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中心开始开展创业教育,2003年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院,本人担任常务副院长,2006年创办创新实验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2008年学校成立创新实验学院,本人担任院长职务,2015年学院更名为创新创业学院,本人继续担任院长职务,直到2018年本人转岗不再担任院长职务。尽管本人不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工作,但是作为创新创业学院专职教师,本人继续承担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可以说这一辈子都跟创新创业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Q2:您能分享下您对专创融合的看法么?

专创融合就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目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搞得热热闹闹,但是只有创新创业学院在那儿忙乎;另一方面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冷冷清清,大多数专业老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兴趣,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学院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实际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即是扎根于社会某个专业领域或某个行业,为其培养专业化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专业教育模式能够高效地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但是专业教育按照学科门类进行划分,导致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教育强调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重视学生学会知识,轻视学生会学知识,重视自然科学,轻视人文社会科学,重视逻辑思维,轻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很难提升,进入社会后感觉到力不从心,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开展专业教育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育很难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中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或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是创办事业的教育,其实就是创造价值,创业教育本质是引导学生找到一种创造价值的思维和方法。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延伸,创业是创新的实现方法之一,本质上还是创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专业教育,脱离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专创融合是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性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一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创新创业人才进行创新创业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体现都建立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必须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六个路径是:一是教育理念的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高校在办学理念上要从单一的注重专业教育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并重转变,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教育部制定了所有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了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要得到体现,否则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三是课程体系的融合,要基于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重构课程体系,各专业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和专创融合的课程;四是教学内容的融合,要更新教学内容,就像课程思政挖掘思政元素一样挖掘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将创新创业思维和方法与课程知识点相结合,编写案例库;五是教学方式方法的融合,要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寻找标准答案转变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要让学生掌握创新方法,要让考生转变为学生、让教师转变为导师、让教材转变为参考书;六是教育技术的融合,要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推动课堂革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实现课堂教学从“沉默”、“回答”到“互动交流”直至“提问质疑”和“辩论”的转变。

Q3:您能分享下贵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特色么?

    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三创融合、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有鲜明的特色。“三创融合”就是将创意、创新、和创业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做到创意驱动创新、创新引领创业。“六位一体”主要包括:一是分类培养,实施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创新实践班、创业实践班、创新实验班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二是融入课堂,构建多模块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设置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模块、创新创业个性化课程模块、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模块和专创融合课程模块;三是因材施教,实施多元化创新创业教学模式。采用CDIO教学模式、创客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模式、在线教学+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在线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强化训练,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体系。组建创意俱乐部,让学生奇思妙想开花,实施大创项目“四个一”计划,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开设“创业训练营”;五是产教融合,建设国内领先的多层级创新创业基地。高标准建设校级示范基地,打造“兴趣+”创意激发平台、“课程+”创新实践平台、“项目+”创客教育平台和“产品+” π空间创业孵化平台;六是多措并举,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保障机制。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组建创新创业教育校企联盟,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投入专项创新创业经费,设立创业风险基金,建设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等200余人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讲座沙龙、指导及服务等工作。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突出,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是国家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试点学校、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