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大学生都会通过比赛来验证自己的实力,开拓自己的视野,但是现在的各类比赛非常多,不少比赛纯粹是水赛。有些是骗取报名费的、有些是骗取个人信息的、有些是骗取证书费的、有些是骗上培训班的,甚至有少数正规机构为了利益也毫无下限,参与其中,更是让人防不胜防,无法辨别。
很多小伙伴参加了一些没有意义的比赛,被骗之后才后悔不已,白白丢了金钱不说,还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
那么如何甄别比赛的含金量呢?又有哪些比赛对提升技能、综测加分、保研、就业有帮助的呢?
为了让众多的大学生不再受骗,“大学生学科竞赛”归纳了一个判断比赛真假、含金量高低的技能,自制了一份“查比赛通用5看法”,分享给大家。以后遇到无法判断真假、含金量高低的赛事,直接套用小编提供的公式就行。
如何看比赛是否有含金量?
1、看主办方
2、看官网
3、看公告
4、看往届
5、看评价
其中1-3项是必查项,4-5是辅助项。
1、看主办方
每一场比赛都有主办方,通过查看主办方即可大概知道比赛的含金量。目前赛事中,具备高含金量的竞赛基本是学科竞赛排行榜中的竞赛项目,点击➨2020年学科竞赛排行榜。根据主办单位权威性排序:含金量由大到小分别是,教育部、各学会、各省教育厅、地方政府,以及企业赛事(最好是500强企业,比如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些大企业;小企业的比赛学校不给你加分)。(排名情况并不绝对,具体赛事排名要具体分析)
常见案例:有些是拉人头的赛事,多半出现于“我*竞赛*”等网站这种(比较像淘宝的感觉),虽然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是相当一部分还是比较水,这些网站的醒目位置长期置顶一些不知名的合作赛事,他们公众号长年累月发布一些不知名的合作赛事。互联网+、挑战杯这些知名度高、官方权威赛事反而看不到,所以内行人一看就明白其中道道。还一些“个人”类型公众号,或者“工作室”类型的公众号,举办的比赛大部分都是虚假的(有不少这样的假比赛,大家注意甄别)
如:《海外英语》杂志举办的《”普译奖”全国大学生翻译比赛》《“普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比赛》《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活动英语词汇赛》《“华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大赛》《“中青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虽然冠名都是“全国”,但认可度很低,网上负面评价一大堆。
2、查官网
在知道某一项比赛之后,如何去看主办方信息呢?大部分比赛是可以在官方网站看到赛事通知,这里以“挑战杯”为例,这个比赛在官网醒目位置注明了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主办的,我们可以登陆官网查看是否真实。
有很多水赛是没有官网的,无力开发网站,答题方式居然是问卷星、金数据等一些简单的表单收集工具来充当官网(报名、答题系统),这种八成是假比赛,赛事相关公众号只是个人认证,所谓主办单位是全国高校社团,翻译一下,其实就是无正式主办单位。如《消防安全线上挑战赛》《全国大学生传染病预防知识竞赛》《‘智者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竞赛》,无主办方、无官网、无含金量,标准三无证书。甚至现在网上根本找到任何它存在过的蛛丝马迹。
(部分征集类,设计类可能会提供投稿邮箱,而没有比赛官网,可结合其他条款进行辅助鉴别)
3、看公告
有部分比赛没有在官网公布,但是一定会有官方的公告出现,在公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件头部信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红头文件”,还有底部的章,在这些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主办方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大致辨别比赛的真伪。如下图:

4、看往届
了解完这些信息之后,我们可以在网上查看该比赛的往届信息,在搜索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往届的参与者、获奖者,通过参与者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比赛是否能吸引“高手们”的参与。不仅如此,还能了解到比赛的规则变化情况,以及是否有新增的项目。
比如要查询“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百度,然后选择“资讯”,是否有官网媒体报道(参考下图)
再举个反例:
比如搜索“2020全国大学生传染病预防知识竞赛”,百度,选择“资讯”,发现根本没有这个比赛的一点信息,更别谈官方媒体的报道了(下图圈出的为其他比赛的报道)
5、看评价
大部分赛事,越热门的赛事网上讨论的越多,在知乎、贴吧等。比如华教杯被曝:网站出问题,用邮件提交参赛题目;竞赛原题网上居然可以搜到,连请专家出题目的钱都没有。比如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被曝:连决赛都是线上赛,可见有多水;样题是脑瘫生水平。
哪些比赛是高水平竞赛?
2021年2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了《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名单中有4457项竞赛项目,公认含金量最高。
点击查看:顶级赛事 | 教育部认可的57项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各省教育厅、地方政府主办、世界500强企业赛事等比赛都有助于开拓视野,又锻炼了专业技能,不妨多多参与。
本文摘选自大学生学科竞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